1938年商丘沦陷:
豫东平原开启至暗时刻
1938年5月12日,日本侵略军攻陷永城县城,至6月2日攻陷柘城县城,短短20多天时间,商丘全境沦陷。在刺耳的警报和恐怖的轰炸声中,商丘这座豫东名城进入至暗时刻,日军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抢夺、奸淫掳掠,无恶不作,商丘人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。
在此后长达7年的时间里,日军侵略者破坏了200多万商丘人民的家园,对商丘经济、社会、文化等各方面产生了毁灭性的影响,商丘人口骤降。饱尝战争苦难的商丘人民,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中,不屈不挠,英勇奋战,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牺牲,为中华民族抗战的全面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。据商丘党史记载,日军在商丘疯狂屠杀27次,共杀害无辜群众4047人,奸淫妇女342人,178人受伤。在7年多的抗战中,中国共产党领导商丘人民开辟抗日根据地,先后有1265名商丘儿女血洒抗日疆场。
展开剩余87%日本侵略军飞机对城镇、乡村实施轰炸(资料图片)。
日本骑兵侵入睢县县城(资料图片)。
狂轰滥炸:商丘沦落苦难深渊
“本报郑州30日电:1938年4月30日10点10分,日军18架轰炸机侵入商丘上空,投弹百余枚,多落车站附近,死伤平民百余名。10点28分向东飞去。”(原载1938年5月1日《新华日报》)
“中央社开封15日电:15日晨6时许,日军飞机20架在兰封投弹30余枚,均落车站附近,死3人,伤4人,炸毁铁轨数段,车皮两辆,电线亦炸断。又一架到民权投弹5枚,死4人,伤1人。”(原载1938年5月16日《新华日报》,有删节)
商丘地处郑州、武汉和徐州的三角地带中间,战略位置极其重要。据记载,1938年2月15日至4月20日,为配合东路军进犯,日军临时航空兵团的轰炸机成群结队沿陇海铁路投弹。在虞城县城(今利民镇)、马牧集(今虞城县城)和贾寨镇等地投弹数百枚,炸毁民房600间,炸死居民200多人,伤者更多。其中一次,20多架日机轰炸县城,仅南二街就毁房200多间,死伤40余人。5月26日,日军分两路侵入虞城县。
狂轰滥炸是日军侵略商丘的一个重要军事手段,每当要发动进攻的前夕,日军就派出大批飞机轰炸城镇、交通、军事目标,就连穷乡僻壤的无辜群众也无法幸免。据资料记载,1938年2月至7月,日本飞机轰炸商丘车站,虞城县城(今利民镇)、马牧集(今虞城县城)、贾寨,朱集,民权邓庄寨,夏邑县城和周围村庄,睢县县城,宁陵县城,商丘县(今睢阳区)路楼、崔楼等地10次,共计出动轰炸机60架,投弹453枚,共炸死、炸伤平民519人,炸毁民房无数,一些村庄被夷为平地。
1938年5月13日,日军6架飞机对夏邑县城狂轰滥炸,炸死平民百姓200余人……炸弹摧毁了建筑物,夷平了街道。无辜的民众在这场可怕的轰炸中丧生,家庭被摧毁,只剩下一片废墟。
从飞机轰炸开始,日军地面部队大举入侵,商丘全境沦陷。1938年5月初,日本华中派遣军第十三师团为配合华北方面军围攻徐州,自蚌埠出发,经怀远、蒙城直扑永城,5月12日驻守永城的国民党军稍加抵抗即行撤退,永城沦陷。5月17日至18日,日本华北方面军第十四师团及暂配十六师团之酒井支队,从山东菏泽南下,于5月18日占领民权县城,切断了陇海铁路的交通,堵住了国民党军西退的后路。5月19日,日军攻陷军事重镇徐州,接着大举向豫东进犯,企图西夺郑州,南攻武汉,占领中原。5月25日,攻陷夏邑县城。5月26日,攻陷虞城县城。5月29日,攻陷商丘、宁陵县城。5月31日,攻陷睢县县城。6月2日,占领柘城县城。至此,日本侵略者攻陷商丘全部所辖县城。
日军侵占商丘及制造血腥惨案示意图。
日军在占领区强迫儿童接受“中日亲善”的奴化教育(资料图片)。
惨绝人寰:日军在商丘犯下滔天罪行
“四月里到十三(阴历),日本鬼来到县东关,头一炮打到三台阁,放起火来烧四关,不知房子烧多少,狼烟咕嘟七八天。”1938年5月12日,日军攻陷永城,这首民歌是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群众编的。这首民歌,是对当时日军暴行的真实写照,表达出了沦陷区群众对日军的痛恨。据记载:日军攻陷永城后,三五成群到大街上搜查,一次在县城捕捉30余人,全部押到县城东南的南店子集体枪杀。东关一个卖水的穷人,被日军闯见,用刺刀活活挑死。
烧杀淫掠、活人打靶、活剥人皮、屠村灭庄、残杀婴儿……灭绝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无恶不作,制造了众多惨绝人寰的血案。
5月22日,夏邑韩镇,日军残杀群众100余人,其中几十个村民被他们当活靶子打死,村民王夏云的父亲被日军残忍剥皮。
5月28日凌晨,日军进入商丘县毛堌堆村,处于睡梦中的村民被日本兵抓起,枪杀175人;在柳林集,日军遭到抵抗后把300多间房屋烧成灰烬,枪杀村民67人。
5月30日,日军侵入睢县,在城东余屯村,枪杀无辜群众17人,烧毁民房20余间。5月31日进入城内后,日军从东门开始挨户挨院搜索、抓人、杀人、烧房子,整个县城东半部浓烟滚滚,未跑出县城者均难幸免。据统计,仅睢县城关被日军杀害者120余人,妇女被奸污者81人,被抓走无下落者30余人,被烧房屋163间。
6月12日,日军100多人以抓捕游击队为名,团团包围了商丘县老南关,他们不分男女老幼,见人就抓,把人拉到宋修道大院内进行血腥屠杀,杀后又浇上汽油焚尸,老南关上空飘荡着七八十个冤魂。
8月19日,萧县王白楼的大地主勾结日军,在永城僖山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,他们包围了村庄,先用大炮轰击,接着进行机枪扫射,进村后挨家挨户地搜查,并把手无寸铁的群众全部用绳子绑起来在村头集体枪杀。
8月20日,日军在永城县西十八里村,从早晨到晚上9点,杀害无辜百姓184人,其惨状目不忍睹。全家被杀绝的就有10多户,村民王文光一家7口被日军杀死6口,王文光的母亲连同怀抱的不满周岁的婴儿,全被杀死,并用刺刀连刺数刀。
9月15日,驻永城日军100多人,乘坐3辆坦克、5辆汽车,突袭永城西北的太丘集,冲进寨内用机枪扫射,后又出寨追击逃难的群众,街上、路上、寨沟里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。
……
据《抗战时期商丘市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课题调研报告》显示,在日军铁蹄的践踏下,1937年至1946年商丘人口没有增长,连年下降。抗战期间,商丘原有的工业、农业、金融、商业、文化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等遭受巨大损失,居民的财产损失更为严重。
花园口决堤后,日本侵略军在水中行进(资料图片)。
日本侵略军贪婪成性,到处劫掠民众财物(资料图片)。
奋起抵抗:商丘人民挺起不屈的脊梁
在商丘沦陷初期,日军推行“以华制华”方针,在各县收罗汉奸,成立所谓的“治安维持会”,后又改为“县政筹备处”和“县公署”,在县以下成立“良民区”,建立保甲制度,实行居民连坐政策,大搞法西斯专政。
在日伪政权的统治下,商丘社会秩序极度混乱,地主恶霸势力猖獗,社会沉渣泛起,土匪、会党林立,什么“杂八队”“呼隆队”等名目繁多,所谓“三里一队长,五里一司令”。他们盘踞地面,各霸一方,有的投降了日军,有的打着“抗日”的旗号扰民,如永城的王福来、夏化中、窦俄、“两黄加一周”(黄殿臣、黄殿银、周德新)、大秋叶子(黄继昌)、小秋叶子(黄子元),还有睢县的张心贞、夏锡岭等,都是这些地方伪顽恶势力的典型。在这种混乱的环境中,商丘人民备受日本侵略者和伪军政当局的欺凌,生活陷入水火深渊。
商丘沦陷后,中共商丘党组织响应“武装保卫河南”的号召,把抗日救亡运动的重点转向武装抗日,一支支敌后抗日队伍,打击了日军和日伪政权,给沦陷中的商丘人民带来了信心和希望。
永城抗日学生队、鲁雨亭抗日游击队、夏邑县抗日武装常备大队、豫东抗日游击司令部、民权李馆民兵队、睢县抗日武装及“三支队”的建立,进一步打开了抗日局面。这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强抗日武装,在敌后积极开展游击战争,粉碎日伪扫荡,摧毁伪政权,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,中国共产党领导商丘人民,开辟抗日根据地,商丘成为豫皖苏根据地中心区域和冀鲁豫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商丘人民浴血奋战,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武装抗日,狠狠打击了日伪军对根据地的“扫荡”。商丘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、自由、解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忘记历史即意味着背叛,那些在抗战中牺牲的英勇的商丘儿女,必将永远为商丘人民所铭记。
来 源:商丘日报 记者 司鹤欣在线免费配资
发布于:河南省鼎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